|  繁体
风格

博客园地 -> 刺桐老人's blog -> 分类: 家乡文艺       


欢迎來到我的部落格
博客主人: [ 刺桐老人 ]
其他作者: [ (没有) ]
浏览博客: [ 所有文章 ]
[ 所有评论 ]
[ 我的评论 ]
日历
« < 九月 2025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连络 刺桐老人
私人讯息
关于 刺桐老人
加入时间
01/25/2008 7:28 am
位居
泉州
自我介绍
退休中学高级教师,开朗,喜爰摄影,音乐,旅游和交友. ...
兴趣
摄影 音乐 旅游 ...
博客
博客启始于
01/25/2008 7:39 am
文章数量
37
博客历史
6451 天
回复总数
11
博客人气

221551

RSS
RSS 反馈

福建梨园戏

全部评语 (给与评语) | 阅读: 5240  
发表: 刺桐老人  时间: 03/09/2009 7:40 am
 
梨园戏发祥于11世纪的泉州,流传于闽南地区,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及音乐、表演形态,而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1954年,梨园戏《陈三五娘》参加华东戏曲汇演,荣获各项大奖,后又荣获文化部优秀剧目奖,并被拍成彩色影片。《节妇吟》荣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并在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居各奖项榜首。近年来新创作的《陈仲子》获田汉文学 ...

泉州梨园戏

全部评语 (给与评语) | 阅读: 2712  
发表: 刺桐老人  时间: 02/08/2008 8:41 am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过去泉州一带对戏班子也叫大梨园某某班,小梨园某某班。梨园戏,就是流行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戏曲剧种“上路老戏”、“下南老戏”和“戏子”(又称七子班)的统称。 梨园戏在发展进程中,又分为大梨园(成人班)和小梨园(孩儿班)。大梨园本地人俗称“老戏”,又有“上路”与“下南”之别。元代各省设“路”,泉州人习俗泛指北方(包括江西、浙江等 ...

泉州提线木偶

全部评语 (给与评语) | 阅读: 3541  
发表: 刺桐老人  时间: 01/30/2008 6:06 am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元以降,即流传于泉州地区,俗称“嘉礼戏”。经数百年传承,逐渐形成一整套完整成熟的演出规制、表演“线规”、偶像制作工艺及丰富的演出剧目和独特的剧种音乐—— “傀儡调”。江总书记在泉州视察时,饶有兴趣地观看雕刻精美的泉州提线木偶。 泉州市木偶剧团,直属国办专业文艺表演团体。该团创立50年来,以传承古稀提线木偶艺术为主务。至 ...

南 音[曲艺]

全部评语 (给与评语) | 阅读: 2605  
发表: 刺桐老人  时间: 01/26/2008 8:36 am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疾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 ...

闽南拍胸舞

全部评语 (给与评语) | 阅读: 2568  
发表: 刺桐老人  时间: 01/26/2008 8:03 am
 
拍胸舞是闽南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舞者头戴草圈,上身裸露;动律以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腋、肩、掌;同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摆头,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舞风。 关于拍胸舞的源起,过去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宋代马远《踏歌图》中描绘的场面与拍胸舞相似,此说虽反映了“凡闽南文化必出中原正宗”的思维定势,却不能说明两者的渊源关系也有一种“源于劳动说”, ...
1页(共1页)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