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嬤級坐月子觀 待重新定位
|
04/10/2014 6:24 am
|
|
类别: 健康养生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日前有一名產婦,產後二周坐月子期間喝下不知名補出現大出血,緊急送醫給予藥物和子宮內壓迫止血治療,住了兩天加護病房又輸血才脫離險境;醫師提醒,大家要重新思考許多坐月子的觀念是否有科學根據,不要盲從反而傷身。
這名三十五歲產婦是雙胞胎妊娠,懷孕過程沒有出現糖尿病高血壓等併發症,順利在三十七周足月剖腹生產,產後傷口癒合良好,也沒有不正常出血,住院不到一周就順利出院;家人安排到坐月子中心療養,某日喝了月子中心準備的中藥湯之後,開始嚴重的陰道出血,先生緊急聯絡醫師,返院檢查,緊急住院治療。
產後出血最常發生在產後二小時之內,稱之為急性產後出血;出現在分娩後二十四小時以上的,稱為慢性產後出血,慢性產後出血除了凝血功能異常之外,最常見的原因是子宮內殘餘胎盤;但是該名孕婦是剖腹生產,胎盤在手術過程就剝除乾淨,沒有殘餘胎盤的問題,檢查其他所有可能導致慢性產後出血的原因也都未發現異常,唯一能懷疑的是喝了補湯之後就大出血了。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林靜儀醫師說,每次在產後門診都要跟產婦溝通很久;「很多大家口耳相傳的觀念都不合時宜」。最常見的是產婦被叮嚀「不可以喝水」,導致許多產婦因為發燒、膀胱炎而就診,「脫水嚴重到嘴唇都乾裂」;另外常常家中長輩都是在沒有經過中醫診治的情況下給一些中草藥,「產後子宮復原的時候需要有好的收縮讓血管收斂,反而很多補湯是讓血管打開,反而血流不止」,偏偏許多人錯以為那是在「排乾淨」,結果流血流了一個多月,變成嚴重貧血。
甚至有許多產婦以為要將腹部束緊才有助於「恢復身材」其實增加腹壓的結果是子宮脫垂;更別忘了現在都提倡哺餵母乳,媽媽喝進加了草藥又有酒精的藥湯,這些酒精和藥材就進入母乳,新生兒通通喝下肚,醫師建議大家想想:「這樣安全嗎?」至於產後一個月都不洗澡不洗頭,林醫師笑說;「我真是佩服這些產婦的先生可以忍受得了。」
醫師提醒,現代婦女生產數少,營養狀況佳,甚至過胖,生產過程有消毒有醫療,與老阿嬤年代動輒生八、九個,營養不佳衛生不良的情形已經完全不同,應重新思考,不要盲從。(台灣新生報)
by 休闲中心
|
|
|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