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淑旂女士的傳奇人生
|
11/05/2014 8:40 am
|
类别: 健康养生
莊淑旂博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莊淑旂生于1920年,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女孩子要想讀書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于是喜歡讀書的莊女士經常邊洗衣服邊背誦《湯頭歌》。由于自幼對傳統中醫耳濡目染,聰慧的莊淑旂考取了中醫師執照,成爲台灣第一位獲得中醫師執照的女中醫師。“廣和堂中藥鋪“所在的迪化街爲了慶祝這裏出一位揚眉吐氣的女中醫師,放了整整一夜的鞭炮。
日本殖民時代,台北隻有一位葉煉金有中醫牌照,其它中醫師都是密醫,父親必須時時提防日警的檢舉。這樣的苦楚使得莊淑旂在少女時期就立志,在台灣重回祖國之後,要考上中醫師執照,爲父雪恥。日後莊淑旂到日本慶應大學攻讀醫學博士學位,出發點也是爲了研究并針對“傳統醫學中缺少同代專業理論”的現實。
不幸的是,莊淑旂和父親和丈夫都是因癌症過早去世。莊淑旂的父親莊阿炎患腸癌,從54歲開始發現身體疼痛,至到57歲病逝。這段時間莊淑旂體會到父親在忍受疼痛時的煎熬與苦楚;而丈夫則是26歲時經常肩膀疼痛,并于30歲病逝于肺癌。
莊淑旂害怕看到自已的子女也得到同樣的疾症,爲了揮除癌症家族的陰影,她決心要找出罹患癌症的原因和抗癌方法。在日本學習期間,莊淑旂調了3萬6千個癌症病曆,研究如何減輕癌症患者末期的痛苦。
一次偶然的機遇,莊淑旂成爲了日本皇後美智子的“家庭禦醫顧問”。當時,莊淑旂在日本留學,在《朝日新聞》上發表論文,提出女人的一生中,有3次機會改變休質,一次是初潮期,一次是生育期,一次是更年期。莊淑旗的理論引起業界和記者的關注。當時還是王妃的美智子無意中看到了關于莊淑旗理論的報道,立刻産生了興趣。
由于這次機緣巧合,莊淑旂被美智子指定爲她的“家庭禦醫顧問”。原來,美智子處于更年期,身體狀況很不好,通過莊淑旂的精心調理,這位被認爲是最佳穿着風采的皇後更加容光煥發。
享譽中日的“防癌之母”、中國台灣“健康女神”——中西醫學博士莊淑旂女士的至理名言:
家裏的廚房就是最好的藥房;
女人一生有三次改變體質的機會:初潮期、懷孕生産期、更年期;
小産更需要坐月子。
莊博士是一位和無數病患有過接觸的臨床醫師,她曾對36000名已開過的癌症婦女做過調查,發現容易有腰酸背痛、皮膚老化、乳房下垂、下腹突出和黑斑等症狀的婦女大都是由于月子沒做好所以引起的。對于女人來說,産後坐月子調養是一生中改變體質的最佳時機。然而很多愛美的女性擔心懷孕、生産後體形會發生改變,所以在産後急着恢複身材,忽略了身體健康所需的調養。莊博士以其中西醫學理論爲基礎,保留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發展出一套适合華人體質的坐月子方法,主要是指導産婦如何在産前及産後正确的飲食及生活作息,以此利用坐月子的寶貴時機爲自己争取更青春、更健康、更美麗的未來。
後來,莊博士的外孫女章美如老師生育三胞胎時親身驗證其傳統而獨特的“養胎及坐月子”方法,并得到相當驚人而有效的印證。
莊博士出版了《女人的三春》、《坐月子方法》等書,現在這些書在大陸從網上可以買的到。其中《坐月子方法》一書已被公認爲婦女坐月子的寶典。来源:网络
#老人 #莊淑旂
by 休闲中心
|
|
|
回忆:認識莊淑旂博士
|
01/11/2025 4:02 pm
|
由於莊淑旂博士在19歲時,她的先父因大腸癌病逝,26歲時,她的先夫因肺癌病逝,那時的莊博士年輕無任何醫學背景,驟然間兩個親愛的男人相繼得癌過世,心中悲痛、害怕、傷心難過,那時的醫學說法是,癌症會遺傳,莊博士更加百思不解為什麼會在自己的家族裡,卻發生兩個癌症患者?
有一天,因為莊博士年幼的遺腹子急症,被一位好心的「行醫先生嬤」,以中國傳統醫學無怨無悔的救回性命,當下的莊博士看到中國傳統家庭醫學,對病患的判斷力,和對病患急需的關愛,那種身、心的幫助,一直存留在莊博士的腦海中。
偶然的機會中,莊博士在報紙上看到,英國王室伊莉莎白女王的父親,因身體微恙,經專科醫師診斷為肺病,因須開刀拿下四根肋骨才可以進行治療,在開刀時,才發現不是肺病而是肺癌,伊莉莎白女王為此成立英國癌症研究所。莊博士也領悟到,癌症的發生,是不分貴族與平民的。莊博士告訴自己要止住傷痛,祈求蒼天幫助苦心人克服經濟能力,教育子女壓力,及全家健康的憂慮,好讓莊博士立定志向學醫研究,唯有如此,才能解開心中的疑惑和擔憂。
當時莊博士還好有母親幫忙照顧孩子,莊博士到了日本慶應大學開始實現她習醫的志向,那時日本山極,發表一篇有關瀝青與白老鼠的實驗,證明皮膚癌是外因引起。莊博士看到這個消息,更加強她解開這個沒人知道的癌症答案,因此年輕的莊博士立下心志,決定專研癌症的種種。
在日本期間,莊博士以一個台灣女子的身份,孤單的生活在異國,每天除了要讀書,還要工作賺錢供應台灣兒女的生活費,更要忍耐別人惡意不實的傳言,每每在日落黃昏時,思念故鄉,思念兒女,思念母親,莊博士總是朝著故鄉的方向,默默落淚,心中勸慰自己,忍耐、忍耐,要化悲傷為力量。
「行醫先生嬤」、莊博士父親當藥種商時,很多先生嬤、拳頭師會來家裡口述一些傳統祖傳秘方,再加上莊博士啟蒙恩師紀老師指導的傷寒論,於是莊博士決定以中國傳統醫學為主軸,並結合西醫、中醫的理論,努力的專研。當時因日本人胃癌死亡率居世界之冠,所以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及日本癌症研究中心一起合作研究癌症的成因,莊博士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在3萬6千多個案例中,很明確的發現癌症的發生,其實疲勞是主因,而偏食和不正確的生活習慣是導致疲勞的原因。
由於莊博士多年的求證和發現,終於讓她解開父親、先生為什麼會陸續得癌症過逝的謎底,原來都是因為疲勞及偏食所引起。那個時候,以為滿足父親和先生的胃口需求就是愛,後來發現那種愛是一種無知的愛!
莊博士的父親體型較胖,喜歡吃肉類食物,不喜歡吃青菜,口味較重,豬蹄膀是他的最愛,不管是滷的、煮的…,父親吃得滿臉笑容和愉快,因此年輕的莊博士覺得孝順父親,就是要讓父親得到滿足和歡喜。
而莊博士的先生體型瘦長,喜歡吃青菜,不喜歡吃肉類,口味也清淡,所以年輕的莊博士在調理食物方面,也投其所好,盡量滿足先生口味上的需求。
莊博士更積極研究癌症與遺傳的關係,莊博士不只是為自己的家人,也希望其他癌症家族不要和她一樣擔憂、害怕。
經莊博士用心的調查和分析,也發現其實癌症並不會遺傳。一般人的觀念中,家族癌症史會遺傳,事實上,那是家族習慣模式已被長年養成,包括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作息習慣,若其中有一個成員得癌症,而家族的習慣模式沒改變,很容易在這種習慣中,造成第二個癌症患者。
在日本曾參與國際婦女協會會議,會議中,各國的與會者,都誇獎台灣女人身材好,及皮膚細膩,非常令人羨慕,莊博士身為台灣女人深感高興和欣慰。但當莊博士回台灣時,卻看到台灣女性的身材變形了,皮膚也變粗了,因為台灣整個生活習慣和以前完全不同,以前用手搓洗衣服、扭乾衣服、拖地,早起親自下廚為家人準備飯菜,三餐都很準時在家開火做飯菜,所以以前婦女手臂無贅肉,體型曲線很合乎標準,皮膚也很細膩,因為在做家務事的同時,很多伸展動作,其實就是在活化細胞。但返台後,發現台灣婦女的生活習慣晚睡晚起、飲食習慣著重外食、化妝習慣喜歡濃妝,很多不良的習慣,常常造成身體細胞提前的老化而變成異狀發達,體型變了,皮膚鬆弛了,而身體衰老的細胞,就是前癌的徵兆。
莊博士今年88 歲,她每天清晨五點,由天母經行義路到陽明山散步,接觸大自然,風雨無阻。近年來在莊博士每天散步的回程中,莊博士發現越來越多老師帶著學生步行的姿勢,已改善很多,兩腳可以正確的走成一直線,莊博士心感安慰,幾十年不斷努力推廣正確走路姿勢,終於自然的在民眾身上呈現出來。
回國多年,莊博士一直極力宣導如何預防癌症,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呼籲大家返老還童的過生活,甚至研發防癌宇宙操,讓國人在做操中,活化自己的全身淋巴,強化自己的免疫能力,以遠離疾病的入侵。莊博士也一直在推廣國人健康觀念,如何做好健康的一天、今天疲勞今天消除、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運用自然的季節時菜,做好養生食材。
回台灣已有五十年之久的莊博士,時時以關懷國人健康,為自己畢生的理念,至今仍積極宣導國人正確的自我健康管理觀念,年齡層由青春期到老年人,更強調家庭親情的培
目前基金會正積極規劃在陽明山設立一個研習活動場所,推廣健康健全的生命教育,莊博士極願意貢獻自己在中國傳統醫學深厚的智慧專業,指導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但因莊博士自覺經驗尚淺,極希望社會大眾能投入大家的智慧,將自然傳統食物的祖傳製作方式承傳下去,讓下代子孫吃到老祖宗的原味食物。藉此懷舊活動,能讓老年人活得自尊和無憾,這也是親情養成的基礎,目的在於促進家庭更和樂。因為家人有健康的身、心、靈,每個家庭才會健康美滿。營造一個健康、祥和、安樂的世界地球村,這是莊博士的最大願望!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
by 休闲中心
|
|
|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