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非常重要
|
05/28/2014 7:20 am
|
类别: 健康养生
退烧药最少间隔4小时(用药纠错)
发烧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之一,退烧药虽然不能针对疾病治疗,但能缓解症状。有些家长心急,给孩子用药后发现体温没有明显降低,就频繁加药,这是不正确的。
儿童体温可随年龄、性别、种族不同有所变化,并受昼夜、季节变化等影响。轻度发烧本身并无危险,故38.5°C以下,精神状态尚好,学习、工作未受影响,通常不建议用退烧药。此时,可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拭身体,同时适当补充水分。
当体温超过38.5℃时,可考虑选择退烧药。扑热息痛和布洛芬对于小儿相对较安全,但注意不要过量。布洛芬退烧作用较强,但会导致大量出汗,甚至虚脱,不适用于腹泻及脱水患儿,肾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退烧药多数在两小时内起效,平均起效时间为服药后1小时左右。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服药后开始出汗、哭闹减轻或精神状态好转,证明药物开始起效了,不要急着加药或者换药。一般每6~8小时1次,最短用药间隔为4小时,如果用得太勤,可能引起肝肾损伤。连用3天以上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换一种退烧药,以防副作用累积。
退烧药最好只用一种,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用错药的风险就会增加一倍。同时,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很难鉴别是哪种药物导致的。
很多人认为,服退烧药后体温退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这是个误区。理想的退热效果是温和的,体温降到低于38.5°C即可。适当补充水分很重要,这样能加快排泄,利于退烧。另外还要注意衣着宽松、透气,切忌捂厚被,以防高热惊厥。
需要提醒的是,小儿发烧病程一般3~5天,可先根据病情用药缓解。但若用药后,发热没有缓解,甚至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诊。(生命时报)
by 休闲中心
|
|
|
给药品一个安全的家
|
05/28/2014 7:21 am
|
给药品一个安全的家(专家谈药)
为儿童药安排“单间”,3个月做次“大扫除”
家庭小药箱是药品的“家”,也是一面反映用药习惯的镜子。近日在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国药学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科技标准司联合开展了“随手拍家庭小药箱”微博活动,暴露出很多被大家忽视的家庭药品储存问题。本期《生命时报》特邀参与此次活动点评的中国药学会合理用药科普传播专家周筱青主任药师,教我们如何给药物一个安全的家。
材质要选好,“房顶”必须有。盖房子时,选择安全、健康的材料很重要,保存药物时也是如此。建议大家选择质量好、无异味的塑料箱保存药品。此次活动中发现,一部分人在布袋、纸箱、书架里储存药物。布袋和纸箱易吸潮,可能加速药品变质。此外,就像房子要有顶,药箱也应当选择有盖的,这不仅利于防尘、避光,还能避免孩子误服药物。
给儿童药一个“单间”。很多家庭中,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这是因为其身心成长和成人不同,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儿童药物在剂量、使用方法上与成人药也有较大的区别。如果混杂着放在一起,紧急情况时很容易用错,造成过量等风险。这也提示大家尽量选择有隔断的小药箱。
外用内服药要“分居”。虽然儿童药有了自己的空间,但也不能对其他药物的“居住”环境掉以轻心。例如外用药和内服药,如果放在一起,可能导致误服误用,造成伤害。
抗生素不能是“常住客”。客人偶尔串门,我们是欢迎的,但如果常住着不走,可能影响家人的正常生活。抗生素就是这样一位“客人”,它是处方药,如果放在全家人共同使用的小药箱里,没有分清感染的类型就使用,不仅不利于治疗,还可能引起耐药。在治疗细菌感染时,遵医嘱使用期间,我们应该在小药箱中给它一个合适的位置保存;但疾病康复后,不建议在家里常备。
宠物药需要单独的“小窝”。家里养宠物时,一般会给它们安排一个专属小窝,宠物用的药物也应当享受同等待遇。此次活动中发现,有人将疑似兽用的药物放在家庭小药箱中。宠物药和人用药在质量标准、药品成分、剂量、剂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误用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危险,建议单独保存。
外包装妥善保存。外包装就像药品的“衣服”,能起到避光等作用,利于保存。此外,外包装上还指示了药品有效期、使用方法等信息,如果为了让药箱放进更多的药物就丢弃,弊大于利。
每3个月来次“大扫除”。如果家里经常不打扫,会积满灰尘和垃圾,让人容易生病。如果住在药箱中的药物没有定期清理,也可能给大家的健康带来威胁。过期药的疗效没有保障,还可能变质产生有害成分,误服后不但影响疗效,还可能损害健康。有效期管理是家庭药品管理的核心,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家庭药箱,淘汰过期药。(生命时报)
by 休闲中心
|
|
|
尿酸高慎补维B
|
05/28/2014 7:22 am
|
尿酸高慎补维B(药师智囊团)
B族维生素主要参与生物代谢,提供能量和促进神经发育。如果缺乏,会引起相关代谢障碍及神经障碍。有些人会通过服补充剂获取,但如果尿酸水平高,患有痛风,最好慎重补充。
痛风病是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病。虽然有研究表明,叶酸能减少尿酸生成,服少量 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能降低体内尿酸浓度,但部分种类的B族维生素参与嘌呤代谢的相关过程,摄入过多可能增加体内尿酸水平,加重痛风。因此,在治疗痛风时,不能够盲目补充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值得注意的是,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单独服用秋水仙碱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如果出现手脚无力、麻木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
痛风患者如果有相关需要,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补充剂。不过,最好别自行长期服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的产品,因过量维生素A可促发氧化应激反应,也可能引起尿酸升高 。
另外,痛风患者需适量少吃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 及烟酸的食物,如海鲜、瘦肉、动物内脏、高脂奶等,但可以食用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作物等 。(生命时报)
by 休闲中心
|
|
|
安眠药可能伤心
|
05/28/2014 7:23 am
|
安眠药可能伤心
失眠时,大家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安眠药。不过,心脏病患者使用时应当慎重。据美国“健康日”网站5月17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安眠药会增加严重心脏疾病和心衰患者死亡的风险。
日本东京社保中心综合医院研究者分析了2011至2013年111名心衰住院患者的医疗记录,随访患者离开医院后长达180天的情况。结果发现,服用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的患者,因心衰再次住院或心脏病相关死亡的发生率,比没有服用安眠药者增加了8倍。虽然这项研究并不能证明二者的因果关系,但研究人员分析称,这可能是因为苯二氮卓类安眠药会同时影响心脏功能和呼吸。
参与该项研究的濑户口雅彦博士在欧洲心脏病学会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睡眠问题是心衰常见的伴发症状。出院时,医生可能考虑给这些患者开安眠药。虽然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但对于正在服用安眠药的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发生睡眠呼吸障碍者,应仔细进行监测。一旦用药后出现异常,应及时和医生沟通。” (生命时报)
by 休闲中心
|
|
|
慢病儿童 留神药物不良反应
|
05/28/2014 7:23 am
|
慢病儿童,留神药物不良反应
据美国“医景”网站5月19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患慢性病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教授詹姆斯·范因斯坦及其同事研究了超过14万名儿童的用药情况,重点分析了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精神类药物、抗菌药、抗惊厥药、激素和止痛药。其中2%的儿童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研究发现,慢性病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更高。其中,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8%;抗菌药紧随其后,为12%;抗惊厥药为11%。研究人员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患慢性病的儿童通常用药种类多、时间长,而且他们所用药毒性可能更大。
专家建议,儿科用药有其自身特点,在用法、用量上都有一定限制,家长们应根据病情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生命时报)
by 休闲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