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Meta - 健康养生 - 二手压力 也很伤人
欢迎您,访客 | 登入查看你的信件 | 繁体 注册| 账号管理| 私人信箱| 搜索本站| 登入
YouMeta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部分图文内容采用AI技术制作,仅供娱乐/参考
Email: abc@youmeta.com Text:626-765-4629
本站首页 ->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参考消息 | 精彩图文 | 精彩故事 | 美国生活 | 生活休闲 | 老年生活 | 搜索论坛
北美家园/美国生活
洛城生活
赌城生活
南加生活
北加生活
纽约生活
美国各地

老年之友/生活休闲
金秋时光
情感心理
生活百态
家庭生活
休闲茶馆
健康养生

精彩内容/精彩分享
精彩图文
精彩故事
精彩话题
精彩视频
幽默搞笑
参考消息
二手压力 也很伤人
04/24/2014 10:04 am 发表

类别: 健康养生

像感冒一样可以传染,让人身心疲惫,影响心脏、肠胃等

  有人不停进出办公室,前座的人一直“咚咚咚”地在桌上敲笔,领导紧锁眉头反复叹气,隔壁同事愤怒地摔了电话……这些看似与你无关的事,却常常会让你也觉得压力倍增。美国赫芬顿邮报载文指出,这就是二手压力。

  美国压力研究所海蒂·汉纳博士说,人们通常会将别人的行为视作对自己的威胁。当意识到来自别人的压力环绕自己周围时,大脑就会发出“你也应该焦虑”的信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宝峰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传染性,就像感冒一样”。

  家庭。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很容易相互传染二手压力。美国压力管理专家乔丹·弗里德曼举例说,如果爸爸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忘了下午接孩子放学,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和害怕,这种情绪随后会传递给妈妈,爸爸则会因为愧疚而承受更大的压力。再比如,父母回到家还忙工作,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根本没时间跟自己玩、谈心,进而感受到压力。弗里德曼说,家庭中的二手压力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将亲人关系推到冰点。通常,在巨大心理压力和情感孤独的双重作用下,人体免疫力会被削弱,各种身心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单位。办公室里,焦躁、发怒、愁容满面的同事是二手压力的主要来源。如果身边有位同事总是步履匆匆、忙忙碌碌,你就会因为难于跟他沟通,或猜测他更受重视而引发压力反应。领导的表现更是二手压力的重要来源。比如领导最近表现得很焦躁,总是长吁短叹,下属就会猜测是否公司效益下滑了,是否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了。这些二手压力传播,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更会让员工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引发压力肥、胃病等问题。

  路上。你走在路上,突然身旁的人甩给你一个不悦的表情;前面一个走得很慢的人,你却怎么也没办法超越他;开车的时候遇上堵车,于是周围喇叭声响成一片……这些你在路上经常会遇到的事,都可能成为压力的传染源,让人感到焦虑和愤怒。与其他二手压力不同,路上产生的压力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影响到别人的安危。

  爱情。浪漫关系也逃不出二手压力的咒符。试想一下,如果伴侣非常有兴致地邀请你共进晚餐,你却正疲于应对来自工作的压力,根本没心情赴约,挂他的电话、直接拒绝、临时爽约等,都会让伴侣感受到二手压力,因而变得沮丧失望。弗里德曼说:“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他就可能变得比你还冷漠。二手压力好比一条湿毛毯,会熄灭人的激情和亲密。”一旦分手,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身体也会随即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女性,在面临感情失败的巨大压力时,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没有同种压力的女性要高3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前所长张侃认为,越是关系亲密的人,对你造成的影响就会越大。反之,一个与你毫无关联的人做出的举动,你不会关心在意,也就不会有压力。面对无处不在的二手压力,最好能学会从以下5点减少伤害。

  第一,二手压力可以避开,只要你离开周围的压力圈就行。弗里德曼建议,尽量不要把自己置于二手压力的环境,比如人山人海的地方、交通严重堵塞的道路、排得很长的队伍等。如果无法避开,就应该学会自我化解。比如,明确地告诉自己,他这样做并不是在针对你。

  第二,汉纳博士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自我保护、自我放松,以降低二手压力带来的危害。建议每工作1小时就休息5分钟,常常拉伸身体、做做锻炼,试一试冥想,多培养自己的幽默感等。张侃补充说,一旦压力产生,还可以换个环境幽雅的地方喝喝茶,去有绿植的地方散散步,听听音乐等。如果这些对排解压力都没有效果,就可以采取“他助”的方式,找专业人士咨询。

  第三,弗里德曼建议,要善于进行自我暗示,给自己备一个“减压阀”。一碰到二手压力,就马上告诉自己:“这不关我的事,只是他个人的想法”。张侃提醒,在进行这种正面的自我暗示之前,需要先分清是什么事,是否确实与自己无关。

  第四,把眼界放宽,烦恼自然就缩小。张侃说,态度决定一切,只要能让自己看更远,看更开,就会觉得,眼下发生的小事完全没有苦恼的必要。

  第五,汉纳建议,平时应该把生活中让人感动、感恩的瞬间都记录下来,它会让你随时充满正能量。这种积极的态度就像一堵保护墙,可以将负面情绪隔绝在外。

  张侃最后提醒,经常传播二手压力的人需要反思自己,单纯的发泄能否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就要分析什么导致了自己的压力,然后对症治疗。应该意识到,把自己的不愉快强加给别人的做法,是有损自身素质的一种表现,损人不利己。(生命时报)


引言回复

by 休闲中心

发表新帖 | 发表回复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标题导读 


健康养生 


最近主题 


站务公告 | 隐私政策 | 使用规则 | 帮助中心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 媒体报导 | 黄金会员


©2025 YouMe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