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Meta - 健康养生 - 飲食壞習慣 塑塑逼人危機多
欢迎您,访客 | 登入查看你的信件 | 繁体 注册| 账号管理| 私人信箱| 搜索本站| 登入
YouMeta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部分图文内容采用AI技术制作,仅供娱乐/参考
Email: abc@youmeta.com Text:626-765-4629
本站首页 ->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参考消息 | 精彩图文 | 精彩故事 | 美国生活 | 生活休闲 | 老年生活 | 搜索论坛
北美家园/美国生活
洛城生活
赌城生活
南加生活
北加生活
纽约生活
美国各地

老年之友/生活休闲
金秋时光
情感心理
生活百态
家庭生活
休闲茶馆
健康养生

精彩内容/精彩分享
精彩图文
精彩故事
精彩话题
精彩视频
幽默搞笑
参考消息
飲食壞習慣 塑塑逼人危機多
04/07/2014 6:15 am 发表

类别: 健康养生

冷熱皆不宜用塑膠袋裝熱食,可能受塑化劑汙染,即使裝冷飲也一樣,專家建議民眾盡量避免。

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劑、毒澱粉、混米、香精麵包、銅葉綠素混油到鼎王事件,近幾年食品安全問題連環爆,全台「食品信任危機」蔓延,消費者原本應該對口中食物多一份警覺,但往往在一陣恐慌後就不了了之,多位專家感慨,事過境遷之後,大家使用行為幾乎沒改,一切又回到原點!

這樣吃 塑化劑快超標

在夜市,消費者一手拿著塑膠杯裝著果汁、珍奶,一手提著塑膠袋裝的熱食,這種場景處處可見。長期研究塑化劑的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看了不禁頻頻搖頭,因為只要每天喝一杯塑膠杯裝的冷飲,中午吃一個包著保鮮膜微波過的便當,接觸的塑化劑就達身體一天容忍值9成。

國內外研究發現,塑化劑會透過胎盤讓嬰兒雌性化,長期影響是讓少女性早熟、男性精蟲變少。李俊璋曾針對國內76名孕婦檢測,發現國內孕婦尿液中的塑化劑DEHP(鄰苯二甲酸二酯)代謝物,是美國孕婦的13倍。

停一周 含量明顯降低

「即使是裝冷飲,任何塑膠杯 都會釋出塑化劑!」李俊璋最  近完成塑化劑造成女童性早熟的3年追蹤研究,從每周尿液檢測,分析2至8歲女童飲食與生活環境中塑化劑DEHP的暴露濃度,結果發現「不用塑膠杯喝飲料」,塑化劑濃度下降最明顯,吃東西前洗手及少用洗髮精沐浴乳,也可以明顯看到塑化劑下降。這是因為塑化劑可經由食入、皮膚吸收進入人體。

李俊璋強調,只要停止使用塑化製品一段時間,體內DEHP含量就會降低,「一星期就很明顯!」只是大眾都沒有警覺,一切「又回到原點!」他個人從不用塑膠杯,平常隨身帶2個不鏽鋼杯,一個裝開水,一個裝咖啡,連紙杯都不用。

積毒素 癌症遲早會來

台灣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說,生活中有種種毒素,許多揮發溶劑含苯,它是一種會破壞染色體的「基因毒」,細胞像被散彈槍掃過千瘡百孔,加上吃東西的方法和食物不對,又沒好好睡覺排毒,免疫崩盤,癌症疾病「不中才怪」。

大家喜歡喝的珍珠奶茶,吳家誠從未喝過,而且只用瓷杯喝水。他認為,「不論哪種材質的塑膠類產品,都會釋出不同的有害物質。」但真正改變消費行為的只有極少數,大部分人依然故我,用塑膠產品裝飲料、熱食,覺得吃一點點沒關係,等到生病或罹患癌症才懊悔「我吃了多少毒素!」

除了塑化劑等危害,講究美食的台灣,高溫油炸、口味重鹹、熱量超高的錯誤飲食傷害更大。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指出,從食品營養及公共衛生的角度,高糖飲料、冰淇淋,高鹽薯條、加工肉類或罐頭、燒烤食物,高油的油炸食物、人造奶油,及高熱量的肥肉、動物內臟,對人體最不健康,副作用遠高於近年來聚焦的食品安全議題。

楊振昌表示,從國內食品中毒數據來看,造成食品中毒主要是腸炎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仙人掌桿菌等細菌毒素,值得注意的是,盒餐、水產品、肉類及其加工品是前三大造成食物中毒的禍源。就毒物學觀點,民眾更應關注食物製作烹調過程的汙染。

好習慣 自備杯子鍋具

台灣的飲食湯湯水水多,大家習慣用塑膠袋裝熱食,不但造成環境塑膠為患也易身陷食安危機,李俊璋認為,要改變飲食傳統不容易,但民眾可以改變使用習慣,自備杯子、鍋具,不用塑膠袋裝食物,檢視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過度使用塑膠類製品,只要養成習慣,即可邁向更健康的綠色飲食!(中時電子報)


引言回复

by 休闲中心

发表新帖 | 发表回复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标题导读 


健康养生 


最近主题 


站务公告 | 隐私政策 | 使用规则 | 帮助中心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 媒体报导 | 黄金会员


©2025 YouMe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