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芳风采
12/27/2007 4:58 pm

祝钱芳大姐健康快乐!
钱芳的博文: 人生道路上的几次转折
照农历说法,六十六年前的五月廿八,我出生在上海。
*搬迁到苏州
父亲是一个旧书经销商,1953全国解放不久,可能这个行业不太好做,家境困难,父亲决定离开上海这个大都市,全家搬迁到苏州,想着小城市家庭开销能小一点,当时我读小学四年级。
那时,维持日常生活,真正的主力是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外祖父,他从小学裁缝手艺,大半生在韩国开成衣店,是专做西装的红邦裁缝,回国后,我记忆中,在淮海中路也开有成衣店的。原来他本人是只裁剪,由别人来缝制的手艺人,到苏州后,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所需,成了来料加工了,还好,因为手艺好,人忠厚,活计是不断的,这保障了我们一家的生活。
从小,外公对生活的态度,给我的影响太多了,在以后的人生中,很多地方,他都是我的榜样。
*放弃求学 入伍当兵
1959年,我考取了南京艺专,报到前几天,正好海政文工团来招生,我以弹奏琵琶乐曲《阳春白雪》而被录取。因为当时我有弟妹三人,外公已七十岁了,还在为家辛勤地缝纫着,我想放弃上学,参军到部队,肯定能早一点帮助家庭的。这样,我的户口就由南京改迁到北京而当兵了,现在看起来,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火热的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经历了,军队中也一样。我想,当时,每一个人都是自以为在捍卫革命路线的,而我和老钱捍卫的那条路线,是以李作鹏为首的海军党委,不用多说了,我们的命运肯定是要随之变化啦。
现在说起来好像很好笑,认认真真地在参加革命,怎么就站到反革命路线上去了?而且还是最基层的一名文工团员,都会有所影响?都是过来人,不用多说的。
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种选择,转业回江苏,老钱被按排在一个中学(此中学连老家江阴的人都没有找到)我被按排在江阴市京剧团;另一个选择是复员在北京,因为当时北京市委的文件规定,按排不了这么多军队干部,只能照复员处理,我们俩想来想去,为了孩子的前途,决定复员当工人,并选择当时薪金较高的园林系统,这样我和老钱就当了绿化处的一名工人。
一夜之间,就从军队的一名文艺工作者,变成了一名园林局苗圃一个绿化工人了。
那年我三十五岁,前几个月还在杭州海军疗养院疗养,而现在就在苗圃中拔草、浇水了。由于在城市长大的我,不会做类似农活的工作,不久我就得了肾下垂,园林系统的师傅、领导还是非常通情达理的,尽可能的给予了照顾,使我能坚持工作到五十岁退休。对于这样的选择,我一点也没有后悔!因为我有外公的影响,很乐天,面对现实态度总是积极的。
六十六岁的生日已过,今早起来,我怎么就想着了人生道路上,这几次非常平凡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