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风尘(1)
08/04/2011 9:59 pm
[
心情: Cool ]
心情: Cool ]本文原先出版过,现稍作修改,与各位朋友分享。
由于自己孤陋寡闻,本来以为戈壁滩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到了戈壁滩,只见到数不清的盐碱石,还以为是大炼钢铁留下的矿渣,要不是导游指点迷津,我还纳闷着呢:怎么还见不到沙漠?
心目中的沙漠应该是象敦煌附近的沙漠,风一吹,黄沙随风起舞。浪漫,充满遐想。
我永远不会忘记戈壁滩的荒凉。戈壁滩上的骆驼刺那顽强的生命力更让人感叹不已。沿路那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座座烽火台,不由令人想起古代的“家书抵万金”的战火岁月,平添怀古悠思之心情。
整个行程对我震撼最大的是游览嘉峪关。本来没有计划要去嘉峪关,可是飞机从兰州飞往敦煌时,恰好碰上风沙暴,飞机无法着陆,临时决定在嘉峪关机场降落。一下飞机,临时安排的导游将我们送往旅馆(我们原定的导游在敦煌机场恭候着我们呢)。虽然受了点惊吓,我们一行全体成员听从我的建议,稍加涮洗,就分头租了几辆出租车,直奔嘉峪关。登上了仰慕已久的嘉峪关城楼。据说,嘉峪关城楼位于祁连山和马鬃山之间狭长咽喉地带的最窄处,镇守东西通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万里长城西端的险要关隘,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
我本来读过有些关于嘉峪关的旅游资料,知道嘉峪关南面离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不远,北面紧挨着黑山。虽然我一直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亲自造访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在万里长城的终点(还是起点?)登上楼阁高耸的嘉峪关。没有想到这么一天来得这么突然,突然得连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访问嘉峪关之前,我脑海里出现的是墙垣挺立,飞檐凌空的雄伟建筑,幻想着在嘉峪关上雄视丝绸故道的情景。在我想像中的城垣门楼是丹楹朱垣、黄瓦飞檐、辉煌璀璨。可是我们正赶上风沙暴,放眼望去,远处黄沙翻滚,恰似万马奔腾,兵勇在鏖战!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远比我的想象来得悲壮、凄凉。我本来期盼着夕阳西下、鸦鹊低飞的情景,想象在嘉峪关发生过多少古往今来的故事。
年轻时,爬上长城、高山,总有一股“一览众山小”的踌躇满志与豪情壮志。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虽然还没有年老,对前途虽然有时侯会有点迷茫,但是那种“人定胜天”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五十岁知天命,诚不我欺。
可是,眼下这种悲壮的情感却是生平第一次。时值傍晚,太阳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在风沙暴的肆虐中,无奈地在一旁冷眼观看。残阳似昏暗的月光,依稀可见。我们浑然如同置身于古代的战场,庄严、肃穆,身临喋血疆场其境的感觉几乎令人窒息。美国朋友们和我们的孩子们也被眼前的悲凉景色完全镇慑住了,整个城楼上,就我们十几个人。大家一反往日谈笑风生的常态,说话都是细声细语,唯恐破坏了眼前的场景。实际上,除了偶尔拍照片的咔嚓声外,万籁俱寂。我头脑中闪现出一幕幕古战场将士浴血沙场的悲壮情景,心中充满悲怆和感伤,再加上风沙,更增添了一份凄凉。明明是夏天,我还是联想到了“将军夜引弓”、“大雪满弓刀”的形象。
我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时间在飞速倒转,突然定格于此,时间好像是凝固住了。京戏里高亢苍凉的声音突然在脑海里响起:“一马离了——西凉界——!” 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京剧的曲调是那么震撼人心!突然间,那种想引吭高歌的感觉居然那么强烈!


发表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