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求职面试 (3)
07/17/2011 4:41 pm
What are your salary expectations? (What kind of salary do you have in mind?)
你期望的薪水是多少?(你对薪资有何要求?)
这儿的“salary”通常是年薪,一年的收入。网上提供的各类回答和分析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缺少范例。
诚如许多专家提示的那样,如果求职者对薪酬的要求太低,那显然白吃亏,非但有贬低自己的能力的嫌疑,自己心里也会觉得憋屈;如果求职者对薪酬的要求太高,那又会显得不自量力。再者,即便公司能够承受,人家还必须一碗水端平,不能对其他雇员歧视,以免触犯众怒。任何雇主都希望用最少的薪水来聘用最杰出的员工。这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
通常雇主对招聘的职位事先已经定下开支预算。雇主第一次提出的薪酬有三种可能性:其一,薪酬是他们所能给予的最高价钱,雇主对求职者非常满意,希望一下子就能成交,彻底解决问题;其二,薪酬是他们所能给予的最低价钱,想要证实一下这笔钱是否足以引起求职者对该工作的兴趣,如果求职者急于获得这个职位,立刻答应,雇主自然节约了不少;其三,薪酬是他们所能给予的中间价钱,能进能退。
网上提供过这样的回答样本:“我对工资没有硬性要求。我相信贵公司在处理我的问题上会友善合理。我注重的是找对工作机会,所以只要条件公平,我则不会计较太多。”
笔者以为不是很可取,毛病虽然不是很大,但仍然美中不足。回答虽然四平八稳,貌似无可挑剔。实际上,“只要条件公平”多少带点批评的味道;另外,“不会计较太多”似乎有点无可奈何和不很满意的消极态度。
在不知道雇主底细的情况之下,不妨以“薪酬是他们所能给予的中间价钱”为假设,可以使用或者借鉴下列回答:
No job is too small, no salary is too big. As you can tell there is a perfect match between what you are looking for and what I can offer. For such an important position, I am sure you will make a very nice offer.
第一句是铺垫,陈述一个几乎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用的是最简单的语言。简单直白的语言往往效果最显著,最能够表现最真实的自我,这非但是英文面试的制胜法宝,也是平常演讲艺术的至高境界。关键是,很少有中国人出此奇招,出奇方能制胜。
有时侯,就是要惜字如金,别多说一个字的废话。热恋中的男男女女都应该深有体会,无论堆砌多少华丽的词藻,有“我爱你”更有效果、更精炼吗?无独有偶,英文的表达方式同样也是最浓缩的精品:“I love you”,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多一个字都是狗尾续貂,少一个字则意思不完整,残缺不全。这三个字如同三条腿的板凳,少一条,您试试!
第二句是友善提醒:我是最佳候选人,言下之意,最佳候选人自然应该获得最高的工资。
第三句是总结,如此重要的工作,您一定会提供很好的薪酬。面试过程中,雇主一定会再三强调这份工作如何如何重要。求职者现在是在回应:我听明白了,并以其人之矛,还其人之盾。正因为这工作如此重要,在薪酬上也应该完美体现出来吧?后半句“我坚信您会提供丰厚的酬金”既充分显示了对雇主的信心,同时不卑不亢地将难题委婉返回给雇主。在这种场合,先声夺人,效果欠佳,因为应聘者尚不知晓雇主手中的底牌。
西方的老板特别善于辞令,明明是在解雇人,但是很少会直截了当说:“You are fired!”那是电视剧中的噱头,取而代之的非常动听的准外交辞令“We will find you a better job!”
假设雇主提出的薪酬是基于下面这个可能性:薪酬是他们所能给予的最低价钱,想要证实一下这笔钱是否足以引起求职者对该工作的兴趣。应聘者该如何回应?
如今信息非常充沛,求职者应该知道根据自己学历、工作经验自己的年薪大约范畴。如果应聘者必须自己说出一个具体数目,最好先提出该职位在当地的平均工资,也就是说提供一个具体的没有任何争议的数字,这样表明应聘者已经对当今的人才市场作了调查,胸有成竹。然后说一个宽泛的范围,给雇主一些机动,给应聘者自己留条退路。假设IT行业里面的Database administrator职务,其平均工资在当地是$85000的年薪,而$85000的年薪恰好是应聘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不妨可以使用或者借鉴下列回答:
You and I both know that average salary for this kind of database administrator in this area is about $85000. Given my graduate education and successful work experience and accomplishments, I am expecting the salary range would be between low 90s and high 80s.
如此的回答明白无误告诉雇主,低于平均数,您就只能令请高明了。然而在比较直截了当的同时,又婉转表明了自己的期望。根据几位IT朋友的反馈,这样的回答拿到九万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应聘者直接说自己希望能得到九万的年薪,雇主也许依然会答应,心里会有点不自在,会觉得应聘者太咄咄逼人,可能会留下轻微的后遗症。
申请教职,回旋余地比较小,一般只有几千美元的范围,不太容易超过一万。
笔者当初博士毕业,急于获得一个正式工作职位,又没有人指导。OFFER 一到,立刻答应。事后招聘委员会主任和主管均成为自己的私人朋友,告诉我本来以为我会讨价还价,没料到我一口应承,得到只是最低限度的数字。自然为雇主节约了不少。其实也不多,也就是$4000。不过,那可是远远超过我一年的酒钱哪?
第二份工作和第三份工作均比原先的OFFER分别高了$6000和$8000,在教育界幅度就算不小了。
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但是财商也需要一点。特别是在讨论薪酬的时候。那数千甚至上万薪酬的差别有时候就在一念之差和不到一分钟的讨价还价。
如何讨价还价?现在推荐一个,供参考:
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nice offer, but I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sweeten the deal within your power.
首先肯定这是个很不错的薪水,西方国家就时兴这一套,先甜言蜜语一番;接下来表示感谢,不管事成与否,谢谢雇主总是不错的,你这儿彬彬有礼,礼多人不怪吗;最后请人家来那么点锦上添花。换位思维一下,假设您在美国当雇主,会如何应付?
说话听音,锣鼓听声。您要注意的是but以后的那部分。此but并非那butt,音同意思完全不一样。
薪酬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谁会跟钱过不屈去啊?起点工资是一个影响到将来的长远决定,因为你以后的工资增长幅度就将在此基础上,又是表明你自身价值的最好时机。
求职者可以不善言谈,但不能不懂得如何交谈。否则纵然学术水平很高,动手能力很强,也不一定能拿到 job offer。善于言谈和知道怎么交谈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指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喜好,而后者是掌握基本技能和技巧,一语中的。
都说中国人擅长讨价还价,但那大凡是指菜市场,真的是为鸡毛蒜皮而斤斤计较。在美国,什么都可以讨价还价,尤其是在职场。
薪酬是一个相对的数字,当地生活水准,美国称之为生活指数,当地的房地产、教育、安全、交通、劳保福利等等,都需要均衡考虑。笔者有一朋友,舍远求近,找个工作,工资虽然少了差不多有十分之一,可家离工作地点仅仅不到五分钟,而以往至少单程得四十五分钟。现在居然中午还能回家午休,睡中觉,让人羡慕不已。
其实,到了一定的时候,薪酬多一点、少一点会变得并不很重要,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等等其它因素更重要。钱赚得再多,日食不过三餐;多吃一顿,立马见效:特别是肚子那一圈。年薪再高,晚上也只能用一间房、睡一张床。
下一讲的题目,大家有什么建议?
祝各位朋友心想事成!


发表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