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美國華僑以經營餐館為主,提供以雜碎和芙蓉蛋為主的簡單菜色,搭配春捲、蛋花湯等,稱為廣式「雜碎館」。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福建同胞創辦的自助餐廳和台灣同胞引進的改良湘川菜館,使中餐菜色更加豐富,改變了美國唐人餐館的風貌。
八十年代,我從香港移居美國中西部,若想品嚐較正宗的中餐,需驅車前往芝加哥唐人街。後來在波士頓求學,常與同學前往唐人街的會賓樓享用點心和酒菜,儘管選擇有限,但已是美食天堂。紐約曼哈頓唐人街則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港式餐飲聖地,雖然每年難得一訪。
九十年代初,我在紐約工作,經常帶外國同事品嚐唐人街的中餐。近期搬回洛杉磯,發現廣式茶餐廳、點心和海鮮餐廳數量和品質都有提升,連紐約的美食家女兒也認為洛杉磯的中餐更勝一籌,顯示當地中餐業呈現可喜的復甦跡象。(来源网络,仅供娱乐)
#老人 #故事 #小品
by 休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