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愛的婆婆
|
05/16/2014 8:02 pm
|
类别: 金秋时光
我的婆婆是旗人,說著一口純正的京片子,聲音清脆,如果只是通電話,絕對想不到她已八十七歲。
外子和我認識的時候,婆婆都已年過三十。小妹知道哥哥終於有女朋友,立刻打電話回家報喜,並強調:「哥哥和女朋友長得很像。」未來的婆婆聽了大驚:「什麼?和妳哥長的一樣?難怪過了三十歲還沒嫁掉。」我聽到轉述時,只覺得這話很可愛、率直。
婚後我和婆家相處的時間不多,只有每年休假回台灣的短短幾天,但公婆總是熱情款待。因為外子像母,我和外子又十分神似,每每被老鄰居誤認女兒回家了,婆婆總是很高興地糾正:「是我家媳婦,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婆婆勤勞好動,燒得一手好菜,每次回台灣她會事先問清楚我們到家的時間。在我們走進家門時,一大桌可口的飯菜已燒好,她總是站在飯桌前,笑咪咪地說:「快吃吧!媽媽燒的菜,以後想吃也吃不到了。」
公公去世之後,婆婆拒絕了二姊同住的邀約,一個人自由自在。雖然因骨刺,背部動了手術,她仍然堅持在晴天時,推著輪輔助車出門;走累了,把小車子固定,坐在路邊休息,順便和街邊的商攤聊聊天,一邊是台語,一邊是京片子,好不熱鬧。婆婆在阿里山腳下住了超過一甲子,附近的商家都認得她。
婆婆的名言是:「活動、活動,活著就要動。」她事事自己動手,怕我們不讓她做,總是趁我們出門,趕快洗洗衣、拖地、洗脫鞋、清浴室,等我們回家,她已做完了。她有自己的生活規律,我們每次回家,她總是很高興,時間稍久,會嫌我們煩。當我們有事要回台北,婆婆笑著要我們快滾,臨走時在電梯口,我對婆婆說:「媽,我們滾走囉,過兩天辦完事,再滾回來煩妳。」婆婆哈哈大笑,直到電梯關上門。
婆婆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每個星期日一定去教堂望彌撒,她卻沒有規定五個子女的宗教信仰。大姊和大妹是天主教,二姊、我們和小妹是佛教。去年我們回台灣參加佛光山法會,事先需要填寫一份表格,主要註明超薦陰間故去的人及替陽間的人消災祈福。外子和我正商量如何填寫,婆婆在後面突然高聲說:「喂!你們兩個小心,不要把我放進超薦那一欄。」外子只顧大笑,我即刻回應:「安啦!把妳在祈福消災第一位。」婆婆很滿意。
婆婆不願麻煩子女,計畫將來去住安養院。外子和我決定提前退休,並許諾婆婆要回去照顧她,不讓她安養院,婆婆欣然同意。現在,她每天祈求聖母瑪利亞讓她能在睡夢中去世,不拖累子女,她也唸小妹教她佛經,祈求菩薩保佑她,活著要健康。
其實婆婆仍十分健朗,十一月的天氣,她老人家竟然穿著短袖衫,開著冷氣,左右各一台電扇對著吹,手中再加一把扇子,一般年輕人也不見得有她勇。吃是她的最愛,婆婆尤其酷愛魚、蝦、魷魚及巧克力,每年端午節前後,她一個人能吃掉二十多粒粽子。婆婆做身體檢查,除了血壓偏高,其餘各項結果均正常。
現在婆婆每天都很快樂,心情開朗,就算碰上不開心的事,也就吃頓飯、睡個覺的功夫就過去了,絕不多費心。我希望能有機會繼續照顧她,讓她沒有遺憾,快樂地上天堂。 (邳兆旭 世界日报)
by 休闲中心
|
|
|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