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血脂危害全身 需依證藥療
|
04/10/2014 6:37 am
|
|
类别: 健康养生
中醫師陳偉坤表示,由於高血脂的影響是隱匿、漸進及全身性的危害,初期並無明顯的自覺症狀,通常患者大多因健康檢查或產生嚴重症狀如胸痛、眩暈抽血檢查時,才得知本身有血脂偏高的情形。
門診中一名4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一次的健檢發現三酸甘油酯大於400mg/dl,膽固醇約300mg/dl,且有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平常有飲酒的習慣,頸項容易僵硬酸痛,易感倦怠,眼睛酸澀,因而求助中醫治療。臨床上還可見患者舌紅,苔薄白,脈浮弦滑,辨證研判是屬於「肝經濕熱」症候。
陳醫師針對這名患者,處方以小柴胡湯合茵陳五苓散,加山楂、草決明、龍膽草、荷葉治療,並囑咐患者應戒酒及進行日常飲食控制;治療數月後,患者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已經正常,超音波檢查呈現輕度脂肪肝,疲勞感及頸項酸痛也終於有所改善。
高血脂常見「實證」症候,陳偉坤表示,屬「本虛標實」之證;中醫辨證治療,須根據病人表現症候予以適當的藥方。針對「濕熱內蘊」者,可見頭重頭暈,身重懶動,腹脹心煩,口乾口苦,便軟而臭,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可用茵陳蒿湯加減。
「痰濁阻滯」者可見頭重眩暈,胸悶心悸,惡心欲嘔,形肥體胖,肢體反應遲鈍,腹脹脅脹,舌苔厚膩,脈弦滑,可用溫膽湯加減。而「氣滯血瘀」者常見胸悶胸痛,身體痛處固定,入夜加劇,或頭痛頭暈,或頸項僵硬,或肢體麻木,舌暗紅或有瘀點或舌下紫絡怒張,脈或弦或澀,可用血府逐瘀湯加減。「肝火上炎」者可見偏頭痛,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耳鳴目澀,舌紅少苔,脈弦細數,可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台灣新生報)
by 休闲中心
|
|
|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