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家不愛出門 恐白內障惹禍
|
06/30/2014 5:15 am
|
类别: 金秋时光
今年70歲的游奶奶,自從退休後,喜歡與朋友到處遊山玩水,還擔任志工;但5年前開始,突然變得不想出門,情緒也愈來愈低落,家人帶至診所檢查,發現原來是罹患白內障,造成眼睛看不清楚而害怕出門跌倒,才足不出戶。
根據調查發現,台湾65歲以上老年人,有高達6成長年足不出戶。而大學眼科門診觀察顯示,3成以上的老年人不出門的主因為罹患白內障,其中3成5不敢騎車、不願外出;2成8明顯情緒憂鬱;2成2容易跌倒、摔傷;1成5感到生活不便。
白內障是一種水晶體老化的現象,好發於55歲以上中老年族群,由於水晶體因老化、外傷、紫外線,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導致光線及影像無法被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視覺模糊,容易降低患者出門的意願,長期則會影響身心健康及人際關係。
「治療白內障的方法,就是進行白內障手術。」林丕容指出,目前沒有任何藥物或保健食品,可以治療白內障,最好的治療方式為白內障手術,透過植入人工水晶體取代老化的水晶體,建議患者及早治療,以免影響生活品質。(健康医疗网)
by 休闲中心
|
|
|
老人白內障 易成宅爺奶
|
07/01/2014 7:09 am
|
眼科醫師門診觀察發現,熟年族白內障常有四大困擾,包括不敢騎車、不願外出、憂鬱,心情不好、容易跌倒、摔傷等,且生活也常出現一些困擾,像打掃、洗碗不乾淨等,其中三成以上老年型白內障患者因為視線受影響不喜歡出門,成為名副其實的「宅爺」、「宅奶」。眼科醫師林丕容表示,白內障是一種水晶體老化現象,好發於銀髮族群,由於會造成視線不清,因此容易降低患者出門的意願,長期下來則會影響患者身心健康與人際關係。
白內障是一種眼球水晶體老化現象,好發於五十五歲以上老人,林丕容醫師分析,眼睛內部負責屈光、焦距調節的水晶體結構在健康時呈現透明清澈狀態,但因為老化、外傷、紫外線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被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視覺模糊。由於白內障的生成是不可逆,目前尚無任何藥物或保健食品可以治療白內障,因此,白內障直接治療方法就是接受白內障手術,也就是利用人工水晶體來取代原來老化的水晶體。
林丕容醫師指出,目前新型白內障手術可利用雷射取代傳統刀具,透過三D影像定位與光學相干斷層掃描進行治療,手術截口更微細、更精準、因透過雷射分解水晶體,超音波能量可下降,避免角膜水腫,讓手術品質更穩定,術後恢復也較迅速。
林丕容醫師提醒,舊有錯誤觀念常認為白內障必須等到水晶體熟透,才可以接受開刀治療,但過熟的白內障往往會引起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併發症,加重開刀難度,影響術後視力恢復品質。因此,治療白內障最好及早治療。(台灣新生報)
by 休闲中心
|
|
|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