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每年春江水暖,河草返青,泥鰍、穿條魚、土婆魚等越冬河鮮開始活躍,在水面游動覓食,此時正是品嘗這些時鮮貨的好時節。童年時的我們像淘氣的小鴨子,結伴到河灘溝邊玩水,摸螺絲、捉魚蝦,嘻笑打鬧,其樂無窮。
河塘裡最鮮美的要數土婆魚,牠潛伏河底附土而行,故得其名。上海人稱塘裡魚,蘇北人叫獅子魚,油菜花盛開時最為肥美,故又稱菜花土婆魚。個頭不大,十到十五釐米長,模樣像昂公魚,頭大尾小,通體烏黑,腹白有斑,樣貌古怪。
土婆魚常潛伏在農家淘米洗菜的河灘石條下,春寒料峭時可徒手摸到,也可釣取。肉質細嫩,滋味鮮美,是餐桌上的佳餚。過去孩子打牛痘後,大人總要買幾條清蒸或燉湯給他們吃,說這是發物,吃後牛痘才會發顆,因此成為種痘後必吃的河鮮。(来源网络,仅供娱乐)
老年之友 示意图
#老人 #故事 #小品
by 休闲中心
|